湛露


【原文】:

湛湛露斯,

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鲁厌作。韩厌

不醉无归。作愔)

(晞、归,微部。)

湛湛露斯,

在彼丰草。

厌厌夜饮,

在宗载考。

(草、考,幽部。)

湛湛露斯,

在彼杞棘。

显允君子,

莫不令德。

(棘、德,之部。)

其桐其椅,

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

莫不令仪。

(椅、离、仪,歌部。)

【译文】:

露水浓浓,不出太阳它不干。夜宴多悠闲,不醉不归家。

露水浓浓,滚动在草叶上。夜宴多欢畅,设宴就在宗庙中。

露水浓浓,沾在酸枣上。诚信的宾客,各个有美德。

桐树椅树,秋实累累。温和的宾客,各个有礼节。

【评介】:

《湛露》四章,章四句。这是周天子宴请诸侯时演奏的乐歌。《诗序》说:“《湛露》,天子燕诸侯也。”据《左传》文公四年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此当《诗序》所本。后世多从此说。

此诗前三章均以“湛湛露斯”发端。第一章以“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兴“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意谓:浓浓的露珠儿,不出太阳它不干。夜间安闲,正是饮酒的好时光,各位来宾都要开怀痛饮,不喝醉不许归还。据《仪礼·燕礼》所载,国宴时传达君命有“无不醉”的话,而与宴者以“诺,敢不醉”相答。很明显,三四两句写天子劝诸侯畅饮。一、二两句是“兴”,无“比”的意味。前人视作“兴”中有“比”,认为:“阳喻天子,露喻诸侯”(陈奂《诗毛氏传疏》卷十七),不符诗意。第二章以“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兴“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此写夜宴设在宗庙中,以示天子对诸侯的倚重。姚际恒说:“宗,宗庙也。古朝、聘、享皆于庙,则燕亦在庙也。”(《诗经通论》)诗中点明设宴于宗,意在强调此宴之规格之高(国宴)、君恩之深。“在宗载考”,“宗,宗庙也。《大雅·凫鹭》亦云:‘既燕于宗,……载,再也。考,击也,击钟也。《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再考钟,所谓金奏《肆夏》也。入门、客出及燕之时皆用之。”(《诗经通论》)据此,有人将这句诗译为“宗庙燕享乐钟响”,或“宗庙里钟声一再响”,皆通。以上两章,概括地说是颂恩,颂天子之恩。

第三、四两章意在颂德,颂诸侯之德。“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显,显贵;允,诚信。令德,美德。“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岂弟,平易近人;令仪,美好的举止、礼节。这四句诗都是写:在周天子备办的夜宴上,诸侯尽情畅饮,却不失礼节,各个显贵忠诚、谦和平易,彬彬有礼,举止言谈处处得体。这种君子气度同凡夫俗子有伤大雅的酒后失态迥然不同,颇值得一颂。

这首诗各章起兴很有特点,前三章皆以“湛湛露斯”起兴,第四章以“其桐其椅”起兴,使全诗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其次,叠字的运用也很成功。前三章以“湛湛”形容“露”,共三次;以“厌厌”形容夜宴,共二次;第四章以“离离”形容果实,一次,或状露水浓重,或写宾客之安闲,或述果实累累,各尽其妙,富有表现力,同时又增强了音韵美和节奏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