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子透窗偈


宋·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

忽然撞著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白云守端,是禅宗的杨歧法系创始人方会的得意高足。这是他的一首诗偈。作者以苍蝇企图从屋内飞向屋外这样一个习见之事为喻,讲述一个禅理。这也就是禅宗参禅悟道时所运用的“活参”法。禅宗的禅理是玄妙合混的,他们讲求“活现观理”,因而能在日常琐事中体验出微妙的禅理。

诗中写一只苍蝇为了寻找光亮便飞向窗子,在窗纸上乱钻乱扑,然而却无法钻出去。它不能钻透窗纸,该是多么焦急!就在它乱钻乱扑之中,“忽然撞著来时路”,即撞上了从室外飞入室内的来路,它终于“解脱”了,从而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是眼睛的视觉把自己骗了,窗纸上虽有亮光,但未必便是出路啊!

这里的“寻光”,其实正是表达了一种对终极真理的追求。而“不能透”正是寻不到真理的苦闷。为什么寻不到真理?是被常识所局限了,被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反映局限了。而所谓“忽然撞著来时路”,则是冲出了常识的局限,达到了“瞬间的顿悟”。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亦豁然明朗:世人不要受逻辑思维的左右,才会“悟道”,这个“道”并不在别处,其实它就在自己的心里。

禅宗的这种理论与思维方法被江西派诗人所汲取,使得他们特别注重“顿悟”与“活参”。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他们特别看重“静默观照”与直觉体验,以“活参”追“顿悟”,不赞成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安排上,倡在“静默观照”之中,“忽然撞著来时路”。这正体现了他们对瞬间顿悟的状态的追求。他们强调创作前的治心功夫,尽量使自心超越一切时空、因果、物我,排除一切干扰。自心一旦解除执缚,再以之应物,便有可能在一瞬间豁然开朗,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在经过一番苦苦寻求与摸索之后,“忽然撞著来时路”,解脱了困扰,解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由苦闷而变得由衷的喜悦。这种过程也可以启发人们,对各种真理的探索,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当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人们当然会焦虑不安,要进行反复地冥思苦索,要进行反复地思想斗争,在纷繁复杂的千头万绪的思绪之中,突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心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喜悦。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顿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文艺创作有着特殊的实践价值,对于人们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真理,也是有着一定启发作用的。我们常常讲到“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其实也就是要人们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冲破各种旧的观念,从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会问题,从而便会得出全新的结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境地。由此看来,此诗给予我们的启发,远在禅理之外,远在艺术创作之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