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此诗《盐官绝句四首》之一,为咏唐代僧人齐安而作。作者自注曰:“名齐安。宣宗微时,师知其非凡人。”诗人以此事为题材抒发了一番感慨。
诗人首先说:齐安作为僧人,已把大千世界与一粒微尘等量齐观。《法华经》曰:“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佛家称广大世界为大千,或大千世界,而每一大千世界历劫则碎为一微尘。在佛教看来,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而人则在此空花起灭之中,犹如自身在梦里一般。此句说悟空禅师具有“万法平等”思想,观念极为通脱,诗人如此以佛家观点称颂齐安,显示出其学识之渊博及胸襟之开阔。
诗的后两句说,哪里是因为唐宣宗为龙种,因而有与众不同之处呢?应该是齐安独具上天赐与的天眼,故而他能识别唐宣宗这位未来的天子。这里,称齐安具有“天眼”,故能识别“天人”。实为对高僧齐安的高度赞扬。据《高僧传》载:齐安于唐代元和末年主持镇国海昌寺院,“悬知宣宗隐曜缁行,预戒知事曰:‘当有异人至此。’明日行脚数人参礼。安默识帝(宣宗),令维那高位安置,且语帝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嘱以后事而去。”宣宗即帝位时,闻齐安已终,敕谥悟空,为建塔。是为本诗诗题之所谓“北寺悟空禅师塔”。诗人由寺中之塔而念及塔中之悟空禅师,热情称赞他是一位别具“天眼”的高僧,这充分表明诗人对佛教禅宗的热忱。尤其是诗的前两句,虽是在称赞僧人,但同时也可看到作者本人那种囊括万有、高视人间的思想气质。这种气质自然来自于佛教禅宗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