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也有,虽有。《邶风·柏舟》二章:“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毛《传》:“据,依也。”郑《笺》:“兄弟至亲,当相据依。言亦有不相据依以为是者,希耳。”朱熹《集传》:“虽有兄弟,而又不可依以为重。”《小雅·大东》五章:“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有光而无所明。”郑《笺》:“监,视也。”孔《疏》:“此天河虽则有光,不能照物,故有光而无所明也。监亦有光是嫌其光之小也。”《周颂·振鹭》一章:“我客戾止,亦有斯客。”朱熹《集传》:“客,谓二王之后。夏之后,杞;商之后,宋。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fán,祭祀所用熟肉)焉,有丧拜焉者也。我客来助祭者,其容貌脩整,亦如鹭之洁白也。”②又有。《周颂·丰年》一章:“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廪,万亿及秭。”毛《传》:“丰,大;徐,稻也。廪,所以藏盛之穗也。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孔《疏》:“既黍稻之多,复有高大之廪,于中盛五谷矣。”《商颂·烈祖》一章:“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和羹,调和之羹。既戒且平,既已具备,又和适中。指和羹五味具备,浓度适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