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城墙。《周南·兔罝》一章:“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鲁诗》说:“赳赳,武也。干,扞也。言其贤可为公侯扞难其城藩也。”王先谦《集疏》:“《众经音义》二十引《苍颉篇》:‘藩,蔽也。’城所以为蔽,故曰城藩。”《大雅·文王有声》二章:“筑城伊域,作丰伊匹。”毛《传》:“淢,成沟也。匹,配也。”郑《笺》:“方十里曰成。减,其沟也。广、深各八尺。”《大雅·韩奕》四章:“有俶其城,寝庙既成。”郑《笺》:“召公营其位而作城郭及寝庙,定其人神所处。”《尔雅·释诂》:“俶,始也。”②用如动词,筑城。《邶风·击鼓》一章:“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毛《传》:“漕,卫邑也。”郑《笺》:“言众民皆劳苦也,或役土功于国,或修理漕城,而我独见使从军,南行伐郑,是尤劳苦之甚。”《小雅·出车》三章:“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毛《传》:“朔方,北方也。”郑《笺》:“此‘我’,我戍役也。戍役筑垒,而美其将率自此出征也。”《大雅·烝民》七章:“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毛《传》:“东方,齐也。”孔《疏》:“王命仲山甫以此车马,令乘之而行,往筑城于彼东方之国,谓使之城齐也。”③诸侯大的封邑。《鄘风·干旄》三章:“孑孑干旄,在浚之城。”毛《传》:“孑孑,干旄之貌。”《太平御览·州郡部》引《郡国志》:“汴有浚城。诗曰:在浚之城矣。”朱熹《集传》:“城,都城也。”陈奂《传疏》:“是诸侯封邑大者,皆谓之都城也。”④国,国家。《大雅·瞻卬》三章:“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毛《传》:“哲,知也。”郑《笺》:“哲,谓多谋虑也。城,犹国也。丈夫,阳也,故多谋虑则成国;妇人,阴也,故多谋虑仍乱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