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况且,何况。《小雅·伐木》一章:“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毛《传》:“矧,况也。”郑《笺》:“鸟尚知居高木呼其友,况是人乎?可不求之。”《小雅·宾之初筵》五章:“三爵不识,矧敢多又。”郑《笺》:“矧,况。当言我于此醉者,饮三爵之不知,况能知其多复饮乎?”朱熹《集传》:“女饮至三爵,已昏然无所记矣,况敢又多饮乎。”《大雅·抑》七章:“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郑《笺》:“矧,况。射,厌也。神之来至去止,不可度知,况可于祭末而有厌倦乎?”朱熹《集传》:“格,至。度,测。矧,况也。射,通,厌也。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不显亦临,犹惧有失,况可厌射而不敬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