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金子或成熟杏子的颜色。《齐风·著》三章:“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毛《传》:“琼英,美石似玉者。”郑《笺》:“黄,紞之黄。琼英,犹琼华也。”紞,dǎn,古代冠冕上用来系玉的带子。《小雅·裳裳者华》三章:“裳裳者华,或黄或白。”郑《笺》:“华或有黄者,或有白者。”《小雅·苕之华》一章:“苕之华,芸其黄矣。”毛《传》:“苕,陵苕也,将落则黄。”郑《笺》:“华衰则黄。”②用如动词,变黄。《豳风·七月》三章:“载玄载黄,我朱孔阳。”《易·下系》:“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注云:“乾为天,坤为地。天色玄,地色黄。故玄以为衣,黄以为裳。”孔《疏》:“染缯则染为玄,则染为黄,云我朱之色甚明好矣。”《小雅·何草不黄》一章:“何草不黄,何日不行。”郑《笺》:“至岁晚矣,何草而不黄乎?言皆黄也。”③黄色带赤的马。见《草木篇》〔黄〕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