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


唐·严维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

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

宁知尘外息,定后便成吟。

这是一首和僧人唱和的作品。二禅师以诗相招,期会于寺,严维也以诗相答,婉谢不能。不仅描写出了幽寂的禅景,也写出了极为清远的禅趣。

首联虚写一笔,自己本意想拜访二师,到那时,夜宿山寺,孤灯照夜,对床谈玄,一聆二师宏论高见,其乐何如。东林,即庐山东林寺,早在晋代已成为一方佛教中心,这里指禅僧所居的山寺。子贱,即宓子贱,孔子的学生,曾作过单父县宰,足不下堂,鸣琴而治。这里借指禅师远世净心的高论。

颔联落到实处上,对禅师之约婉言相谢。“遥知”扣题面的“酬”字,收到二师寄来的书信和诗歌,从书可见,二位早已打通玄关,彻悟禅旨了。大小朗,石头希迁的两位高足,潭州招提寺慧朗禅师,时号大朗,长沙兴国寺振朗禅师,时号小朗。大朗初参马祖,马祖问他:“你来干什么?”答曰:“求佛知见。”马祖答曰:“佛无知见,知见乃魔耳。”又问他:“你从何来?”答曰:“南岳来。”马祖于是劝他说:“你虽从南岳来,却未识曹溪心要,汝速归彼,不宜他住。”大朗果然归石头,因希迁一言而开悟。住山之后,每有学者,皆曰:“去,去,汝无佛性。”“去来心”指的就是这件事。“已断去来心”一方面是说二位上人已深悟禅法之无上妙旨,自心清净,即是开佛知见,因而再不东奔西走,参拜祖师了。另一方面,既然二师已经开悟,自己再去谈禅问法,恐怕二位也会象大小朗对待学者一样,虽不至于被棒喝而出,但自己冥顽不灵,也要让二师齿冷。明明是不想赴约,却拿禅理来搪塞,恐怕也是二禅师始料不及的吧。好在朋友之间,互相斗个机锋,开个玩笑,也是常事。

颈联想象禅师夜禅之景。夜色已深,山中万籁俱寂,那遥远的溪里,传来琤的水声,听来显得分外地真切了。寺庭中夜凉如水,清冷的月光透过寺中的松柏,洒落满寺驳驳的光影。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意境十分清寂幽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坐禅,自然万念俱寂,忘世忘我了。禅心与境,冥而为一,浑然不分了。

尾联仍是以推想之辞作结。我料想两位出定之后,一定会诗兴勃发,随手挥毫,清句满纸,我就等着再次聆听二位的高唱,一洗这俗耳尘根了。息是指呼吸,坐禅时调停呼吸十分重要,而调停之法也有多种,尘外息就是指经过调停若有若无的绵绵之息。定,即坐禅。“定后”指罢定之后。两句收到“酬赠”的题面上,收合得十分自然。

这首诗因事敷衍,本来很严肃的禅理,在往来谈笑之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作品中的描写也有鲜明可喜之处,整个作品的调子既轻松又亲切。既写出了对方的清洁,也表现了自己的悠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