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熊,罴,猛兽名,大者为罴。罴,pí。《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郭璞注:“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熊如大豕而竖目,人足黑色。春夏膘肥时,皮厚筋驽,每升目引气,或堕地自快,俗呼跌膘,即庄子所谓熊经鸟申也。冬月蛰食不食,饥则舐其掌,故其美在掌,谓之熊蹯。熊罴皆壮毅之物,属阳,故书以喻不二心之臣,而《诗》以为男子之祥也。”又:李时珍〔附录〕:“罴,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虎亦畏之。遇人则人立而攫之,故呼为人熊。”罗愿《尔雅翼》:“熊有猪熊,形如豕;有马熊,形如马,即罴也。”《小雅·斯干》七章:“大人占卜,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小雅·大东》四章:“舟人之子,熊罴是裘。”《大雅·韩奕》五章:“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