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首领也先进犯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侍讲徐珵等主张放弃北京南迁,于谦坚决反对,拥立英宗弟为景帝,主军务,击退也先军。景泰元年(1450),也先请和,送回英宗。景泰八年(1457),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诬陷于谦谋逆,处死。万历年间得到昭雪,谥忠肃。于谦文武全才,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为主。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此诗讲开卷有益之理。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早上、晚上、忧愁、欢乐,总之,无论何时它总与你亲近。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中间两联,集中写己读书之乐;但是,在写法上,两联又各有角度。颔联为直抒胸臆,颈联则用比喻。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3000余字,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灰尘。“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全无一点尘”,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此二句以“活水”、“东风”喻书本知识。书本犹如活水,流到哪里哪里就充实;又犹如东风,吹到哪里,哪里的春花春柳就会日新月异。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结尾一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寻花问柳为能是,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
书本是人类知识的积累,故而开卷有益。书本使人充实,使人心胸开阔,使人眼界提高,因而开卷有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