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


郑燮

郑燮(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潍县、遇大饥荒,即开仓赈贷;乾隆十八年(1753)因请赈触忤大吏而辞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立生祠。郑燮有多方面的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画人称“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疾俗之言行,人称“扬州八怪”之一。郑燮的诗歌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这是一首题于祝贺他人得子画上的诗。

诗的首二句赞美“新竹”的蓬勃长势,同时也赞美“老干”“扶持”“新竹”的献身精神。后二句预想“明年”,如果再有新竹,那么高达十丈的竹笋定会长得环绕着皇宫内的凤凰池。“龙孙”,为竹笋的别名。“凤池”,凤凰池的省称,指皇宫内的凤凰池。但是,作为一首祝贺他人得子的题画诗,郑燮此诗又语含双关。诗中以“龙孙”指代他人的后代子孙,恰切而又含蓄。魏晋南北朝时期设中书省于宫内,掌管国家机要,所以后人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制,宰相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以诗文中每每以凤凰池称宰相。“绕凤池”,即在宰相身边为官。因此,后二句的“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即明年如能再添贵子,那么,他一定可以入宫为官。据此而言,诗篇后二句虽切合题画时的情与理,今天看来,并无深意。此诗的可贵,正在于首二句所包孕的哲理:事物总是后来者居上,新生事物总是蓬勃向上、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的成长实依赖于旧事物的献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