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兼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广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重视诗家的创新,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等家诗,立论较全面公允。赵翼存诗近五千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他的诗,造语浅近流畅,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形象性较差。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是一位历史进化论者。他认为历史是发展进化的,文学也是发展进化的。文学前辈创造的历史丰碑并不是永远不可企及的,一代自有一代之风流。基于这么一个基本的认识,他才写出这首著名的论诗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与杜甫是中国文学史公认的两个最伟大的诗人,因而他们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宏伟的丰碑。“万口传”三字,即是有口皆碑的最好注脚。诗人选择这两位作家来立论,其它作家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唯其代代相传,万口相传,所以今人读之已失去了新鲜感。赵翼此说,并非言过其实,而是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的。追求新鲜,追求创造,永远包含在人类火一样的创作冲动之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杜诗篇已不能完全符合后人追求审美享受的需求,但这并不等于说今天就没有满足世人审美需求的作品了,也不等于说今人否定了李白、杜甫崇高的文学史地位了。因为江山代代俱有杰出的作家问世。今世应有今世之英杰,他们自可写出无愧于今世的文学作品,满足今世之人的审美需求,此其一。其二,李白、杜甫作为他们那个时代的英杰,他们代表了盛唐时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才人”。他们已经泽披后世,流溉千年,完成了自己独“领风骚”的历史使命。
客观地讲,赵翼此诗颇具哲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的“才人”,原指杰出的诗人,其实,将其推而广之,指代一切杰出的人才,亦无不可。需要补充的是,真正伟大的“才人”,决不会仅仅擅“领风骚数百年”。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深厚,他们的贡献,他们留给人类的一切,永远可给后人以启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