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受《说文》之学。精通经学、史学、文字学。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礼部主事。才气过人,博览群书,有志经世之学,治西域蒙古地理,兼通释典。其诗文皆负重名。文沉博奥衍,出入诸子百家;诗不主格律家数,然皆卓然可观。龚氏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但仕途不畅。道光十九年(1839)乞归故里,二十一年就丹阳云阳书院讲席,卒于书院。其诗瑰丽恣肆,寓于想象。
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岁次己亥,龚自珍辞官归故里。这一年,他一共写有三百一十五首七言绝句,统名《己亥杂诗》,本诗原列第五。
“浩荡”,犹言浩茫。此言愁绪广阔,充塞天地。“离愁”,离别之愁,离京之愁。“白日斜”,夕阳西坠,指黄昏时分。七字合言,黄昏时分离京南归,满腹愁绪充塞天地。“吟鞭”,抽响马鞭。“东指”,向东走去。“天涯”,天边。此句说,抽响马鞭,向东走去,出了京城,从此便和朝廷隔绝了,也就等于到了天涯海角了。
“落红”,即落花。“落红”二句说,落花也非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要滋润后来的新花。作者以落红自况,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并代落红立言,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落红铺地,貌似无情,但其化作春泥仍可滋养后来之花。作者虽已辞官,但他并不甘沉沦,他仍要像护花的春泥一样,甘当先驱,甘做铺路石,为有志之士提供借鉴。这种顽强不屈的人格与甘于献身的精神令人击节叹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