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


潘万提

潘万提(1946~)河南罗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副会长。

潘万提从1965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至今,已在《诗刊》、《北京文学》、《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全国460余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诗作以质朴、深沉、真挚见长,收入过国内外30多种诗歌精选本;在省以上获奖18次,已先后出版过《多情的土地》、《少女与情人》、《爱的流行色》等诗集、童话集12部。国内外多种传播媒体和30余种报刊,都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和专题评介。

不倦的眺望

便是心灵的翅膀

有时,人生的风雨

会折落几支羽毛

但,向往是倔强的

会穿越岁月的迭障

眺望是一只思想鸟

越是沉重

越是奋力飞翔

这首《眺望》,列潘万提组诗《人生之旅》第一首。《人生之旅》共十首,是诗人对人生旅途上的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进行成功表现的一组力作,意象简净质朴,语言落尽铅华,意蕴饱满深邃,触著灵魂,融深湛的人生哲理于浓挚的人生情思之中,是一组不可多得的哲理诗佳制。

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外部行为受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生存环境的制约,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却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腾天潜渊,不受规范。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在感受到现实的压抑、禁锢时,主体意识便转化为心灵的渴盼,放逸的目光必然要度越眼前、身边的龌龊灰暗,“不倦的眺望”远方透出一抹曙色的地平线。此时,“思想鸟”便舒展开“心灵的翅膀”,飞向海阔天空,飞向憧憬理想,飞向迢遥又迢遥的幻美世界。

人既受困于现实,便去补偿于心灵。但追求心灵自由是一种精神历险,注定会遇到挫折,付出代价:“有时,人生的风雨/会折落几支羽毛”。这两句诗承接第一节里“眺望是心灵的翅膀”的比喻展开抒写。然则“折落几支羽毛”是否就敛翅铩羽,不思奋飞了呢?不,“安能蹀躞垂羽翼”!“翅膀”的“向往是倔强的/会穿越岁月的迭障”。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不理会层层迭迭的障碍,“心灵的翅膀”一旦扑展开来,便会向着未来未知的天遥地远,向着梦萦魂牵的精神新大陆,向着诗意的栖居地和永恒的梦境,不停地飞去……

——在这里,阻力变成了动力。横亘的“岁月迭障”,挑起的是“翅膀”飞越它的欲望和勇气。在飞越障碍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战胜压迫的过程中,翅膀经受了锻炼更善于飞翔了;思想经过困厄的淬火,闪烁出真理的光芒。的确是这样,思想鸟“越是沉重/越是奋力飞翔”;人越是在现实中碰壁,对社会的认识就越清醒,“内求诸己,无待于外”的结果,使人的精神全部聚敛于内心,人的思想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人类多少深刻新鲜的思想创获,人类对真理的每一次认识和揭示,往往是在沉沉的铁幕笼罩之下,象一道闪电劈开黑云密布的夜空一样撕裂了铁幕,让思想之光把世界重新照亮的。轻松快适之中并不产生思想,只会泛起些肥皂泡一样的情绪沤沫。“思想鸟”是勇敢无畏的,沉重的压力转化成“间阻效应”,只能刺激“思想鸟”飞得更远、更高。

这首小诗给人的启示是巨大的:“眺望”喻示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可见人已然受困于现实生存,或曰人天然地不满于现实生存。而追求自由,必然要承受压力、付出代价,不管是在现实的维度还是在理想的维度,无论是在生活的层面还是在意识的层面。人在受困之后,处于压力之下,仍然积极奋发,振作有为,不消极不灰心不颓唐,诗句没有一丝阴冷之感,半分病弱之态,油然绎出的是鼓舞人心的沉着热情,显示了真正强大者的情感方式、心灵逻辑和生存态度。

有不倦的眺望,便有不尽的希望,无穷的未来。心灵的倔强向往化作思想鸟,定会穿越岁月的迭障,摆去现实的拘禁,挣脱意识的牢笼,振翮于精神的自由王国,那里,海阔天空,可以放纵一切矫健有力的翅膀尽情翱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