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怎样爱你


勃朗宁夫人

伊丽莎白·巴蕾特·勃朗宁(1806~1861)英国女诗人。生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热爱自然,热爱文学,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教养。15岁时坠马受伤,长期卧病在床。著名作品有《孩子们的哭声》、《葡萄牙十四行诗集》、《奥罗拉·利》等。勃朗宁夫人的社会诗歌颂自由,反对剥削,她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才气横溢,被文学史家公认为19世纪中叶英国最优秀的诗作。

我究竟怎样爱你?让我细数端详。

 我爱你直到我灵魂所及的深度、

 广度和高度,我在视力不及之处

摸索着存在的极致和美的理想。

我爱你象最朴素的日常需要一样,

 就象不自觉地需要阳光和蜡烛。

 我自由地爱你,象人们选择正义之路,

我纯洁地爱你,象人们躲避称赞颂扬。

我爱你用的是我在昔日的悲痛里

 用过的那激情,以及童年的忠诚。

我爱你用的爱,我本以为早已失去

 (与我失去的圣徒一同);我爱你用笑容、眼泪、呼吸和生命!只要上帝允许,

 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

既然爱的确定是基于人文精神的平等观,那么,怎样的互尊挚爱,使之长久就成了本诗表达的哲理命题。

“我究竟怎样爱你?让我细数端详。”此首句开宗明义指出:爱不仅是两性相悦情炽火热就达到最高境界。爱的方式需要严肃选择冷静思索才是生活之理。以下陆续展现的诗句除去表白诗人的爱情态度和爱情方式外,无疑也起了给那些在爱海泛舟中错误地荡起双桨的人们的警示作用。

“我爱你直到我灵魂的深度,……摸索着存在的极致和美的理想。”除表露爱的铭心刻骨无所不在的赤诚态度外,还指出真正的爱所必须达到的高度,不在于肉身的物质性,而在于升华到精神吻合的“极致”和“理想”。这种精神吻合不是悬虚的、柏拉图式的,而是附着于“象最朴素的日常需要一样,就象不自觉地需要阳光和蜡烛。”强调爱的自然自发,无需矫饰,正是爱的其纯之根本。“我自由地爱你……我纯洁地爱你,……”排比吟咏起承上启下导入坦露爱的缘由的下面诗句:“我爱你用的是我在昔日的悲痛里用过的那种激情,以及童年的忠诚。”或因病残引发的悲痛,或因病残生活的落寞孤寂引发的悲痛,曾一度遏制了青春的激情,童年的忠诚,此刻因爱的来临都一一复苏并进发出双倍的回报激情,正托出前面诗句所显示的爱之深、之自由、之纯洁的真挚与热烈。是呵!“我爱你用的爱,我本以为早已失去,……”今日一旦享受之甘醇浓烈,所以“我爱你用笑容、眼泪、呼吸和生命!”这种以生命相皈依的爱,就自然达到一种“只要上帝允许,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的“极致”、“理想”境界了。真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无竟期了。生命可以朽化,爱情不会消失。回观勃朗宁夫人离世已过百年,而她的感人肺腑的诗篇,那种真纯、隽永闪射出哲理光辉的情思,不是能一代代地呈现、传扬,让人咏哦不已,感念不忘吗?

究竟怎样爱呢?此诗作了最好的启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