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七


【原诗】: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原诗作者】:杜甫

【原诗今译】:

昆明池的建成,是汉代赫赫的不世之功,

武帝水上的旌旗,在我怀古遐思的眼中。

池畔的织女石雕,月夜空对着牛郎痴情,

只有那玉雕石鲸,掀起鳞甲,摇动秋风。

菰米波漂于沧江,象一片黑云逐着水流,

荷花在霜露中纷纷落着红瓣,似哭西风。

极目关塞,多么险峻哟,只有鸟道盘空,

唉,我也俨然成了终老江湖的一个渔翁。

【鉴赏提示】:

这首追忆长安昆明池的景观,想象它经过战乱之后的飘零破败,抒发了诗人重返长安而不能的心情,也是第四首“故国平居有所思”的内容之一。

首联是说明昆明池凿自汉代最鼎盛的时期。诗人缅怀古人时,当时汉武帝的十万旌旗好象还在眼中闪现。借汉喻唐,是唐诗中最常见的手法。除了昆明池凿自汉代这一事实外,诗中写的汉武帝时国力之强大,武功之赫赫,也似乎是象征着唐代开元盛况。唐玄宗当年也曾在昆明池置战船,煌赫一时,而今安在?

颔联两句写的是昆明池的景观。从汉武帝到今,织女的机杼空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月,而池畔石鲸的鳞甲曾在无数个风雨之秋中掀动……这两句写的时间是从汉到唐昆明池经过的一段兴亡交替的历程。石人石像的萧瑟冷落象征着唐王朝的衰败。在诗人笔下,这些石刻都被赋予了一种生命力,石女有情,仿佛都在为唐王朝的兴亡而哀叹。

颈联两句里的“菰米”、“莲花”,到了秋天,都要零落的。作者在深秋之际,想象着战乱后昆明池里的水生植物,不禁想到它们在这一季节中不免凋零的命运。这固然是写昆明池的秋天,但我们可以说也是唐王朝命运的秋天和作者心中的秋天的象征。

尾联两句从想象中的长安回到现实中来,更见现实之冷酷无情。诗人思念着长安故都的昆明池,眼望着面前的茫茫巫山,重重关塞,其中只有一条盘空的鸟道,迢递无尽,而今天自己又成了江湖满地中漂泊的一个渔翁,天涯路远,兼之干戈阻绝,何时才是归期?最后分别言关塞和江湖,在意脉上也是暗承第一首的“巫”、“巫峡”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