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原诗作者】:孙逖
【原诗今译】:
边塞荒凉,缺少花儿和莺语,
新的一年到来,春意在何处?
蕃汉和亲,美人仿佛从天降,
从此,春色开始向边地输出。
【鉴赏提示】:
据《资治通鉴》卷211记载:唐玄宗开元五年(717)11月,契丹王李失活入朝。同年12月,唐玄宗封东平王外孙杨氏为永乐公主,嫁给李失活。这首小诗即写永乐公主和亲的场面,据前引资料推测,此行当在开元六年早春。蕃,旧时对西方边境各族的通称,这里指契丹族。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诗一开头就给我们展示出一幅荒寒凄凉的边塞行旅图:春光姗姗来迟,虽然新年已过,但仍然领略不到明媚艳丽的景色,听不到莺歌燕语,看不到山花如烟似燃的场面。虽仅寥寥十字,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将边地的凄凉冷落绘出,为下面写公主远嫁铺垫了场面和气氛。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美人,这里指永乐公主。天上落,古时认为汉族公主嫁给少数民族首领,是以上嫁下,称其为“出降”,故说“天上落”,即从天都帝京到来之意。龙塞,即卢龙塞,故址在今河北卢龙县北,这里代指契丹族居地。这两句是说,公主的到来,给边塞带来了和熙温暖的春天。
和亲之制,由来已久,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一项外交政策,其得失利弊需要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历史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它对下嫁的女子个人所带来的痛苦,在古代诗文中多有表现。但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和亲无疑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并改善了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部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亲公主由封建文明较高的中原,下嫁并定居在比较偏僻落后的边疆地区,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她们往往是传播异域文化的使者,将中原地区较先进的文化艺术、工艺技术和生活方式带到边疆,也把少数民族的奇珍异品、土贡特产带回中原。汉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入藏,都对巩固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不过,她们的历史贡献往往是以牺牲个人的青春和幸福为沉重代价的。所以,旧评谓此诗表面上是颂扬,实是悲永乐公主远嫁异域,正好看破诗人在潜意识中情感与理智冲突的矛盾心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