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迁《史记·滑(gǔ)稽列传》记载:齐威王问淳于髡(kūn)能喝多少酒。淳于髡说:“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说: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淳于髡说:我在大王您跟前喝酒,跪在地上,心里害怕,不过一斗就醉了。爸爸来了贵客,我在跟前侍候着,小心慎重,不过二斗就醉了。好友重逢,欢然畅饮,大约五六斗就醉了。若在乡里聚会,男女杂坐,一切都无顾忌,喝上八斗多就醉了。天黑了,夜深了,主人家把客人送走而把我留下,“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及,极之而哀。”
这一段是淳于髡借饮酒的答话来讽喻齐威王。大意是:害怕、拘谨时喝得少;欢乐、放纵时喝得多。最后归结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这一大道理上。齐威王听了之后,“乃罢长夜之饮”。现在这两句多指高兴时喝得多,不高兴时喝得少。斗:饮酒容器,可解为酒杯。石:dàn,十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