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段是孔子自己讲述个人在不同年龄的进学程序。根据这一段话,现在以“志学之年”代十五岁,“而立之年”代三十岁,“不惑之年”代四十岁,“知命之年”代五十岁,“耳顺之年”代六十岁。末一句,从心:随心。逾:超越。矩:规矩,指礼法。这是说知识、见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到了七十岁,各方面达到了精纯的地步,可以从心所欲地做而不违反礼法。今天除了“礼法”的含义不同于古代外,这句话仍有其生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