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浣


【原诗】: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原诗作者】:韦应物

【原诗今译】:

在幽深的竹林中刚刚把易经看完,

便悠闲地泛舟溪上,与鸥鸟相伴。

屈子的故乡楚地有着众多的诗人。

与你唱和赠答,哪一个最为频繁?

【鉴赏提示】:

韦应物的诗,清人王渔洋言其“风怀澄淡”,“解识无声弦指妙”,推崇他平和淡雅、流丽闲婉的风神。《答李浣》虽是小诗,以上这些特点仍然有充分体现。

小诗开头两句扣住题中的“答”字,告诉友人自己近来闲适的生活,淡泊的心志。读《易经》而于林中,身心俱离俗境,显其高洁之志。掩卷后闲坐溪上,看白鸥悠然起落,表其忘机之心。这两句答诗中也隐含着问语:我的生活是这样的旷人胸襟、悠闲自在,朋友呵,你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接在明答暗问之后,是两句明确的问语:楚地乃屈原、宋玉的故乡,地灵人杰,骚客荟萃,你这位才华过人的诗人,与谁交往最为频繁呢?无阿谀之语而暗含赞美之辞,无虚伪客套而满蕴关切之情。古人云:“居必择邻,游必就士。”这两句不是世俗的泛泛之问,而是饱含着对友人最真切的关心,同时亦足以明己择友必严的心志。

韦诗的结构,人或云其“若不经意”,此诗亦然:前两句从一个侧面告诉友人自己的生活,后两句联系友人的生活环境询问友人的近况。没有刻意求深求新之处。然而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韦诗看似不经意,却自有其内在的缜密。韦诗的语言又圆润流丽,如天籁之音。这些都表现出韦诗似闲实婉,自然浑成的风格特色。

这首小诗答问相扣,语淡情浓,更有淡泊之志冲和其中,读之足以移人心志,实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忘言之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