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撇、横、横、撇、捺、横折钩、竖弯钩

①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

②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③考试用的纸。试~。

④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


名词

1.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

book;

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volume;

军书十二卷。 —— 《乐府诗集·木兰诗》卷卷有爷名。为一卷。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上卷;下卷;第三卷

3.试卷。

examination paper;

呈卷。 ——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4.档案 dossier; file

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5.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scroll;

东坡右手执卷。 —— 明· 魏学洢《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各隐卷底衣褶中。

画卷;书卷

6.另见 juǎn;quán。


〔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àn、juǎn),部首是㔾部,总笔画是8画

〔卷〕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龹、㔾”,五行属木。

〔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 )声。( quǎn )。本义是膝曲。

〔卷〕字仓颉码是FQSU,五笔是UDBB86,UGBB98,四角号码是90712,郑码是UBYY,中文电码是0608,区位码是3077

〔卷〕字的UNICODE是U+537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67,UTF-32:00005377,UTF-8:E5 8D B7。

〔卷〕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231,属常用字

〔卷〕字反义词是,异体字是㢧、倦、婘、巻、弮、捲、衮、𠨟、𡰳、𢀻、𢎠、𢎥、𨤖、𩁫、𩜇

字源字形

卷(简·秦·睡虎地) 秦 简 睡虎地

卷(简·汉·张家山) 汉 简 张家山

卷(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卷(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卷(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居轉切頁碼300頁,第9字續丁孫

𠨟

𨤖、卷、巻

𠨟厀曲也。从卪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俱兗反頁碼748頁,第5行,第2字述

𠨟膝曲也。從卪𢍏聲。

臣鍇曰:「《詩》有『卷阿』、『曲阿』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巨員切、居轉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721頁,第5字許惟賢第754頁,第1

𠨟厀曲也。

卷之本義也。引伸爲凡曲之偁。《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又引伸爲舒卷。《論語》。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卽《手部》之捲收字也。又《中庸》。一卷石之多。注曰:卷猶區也。又《陳風》。碩大且卷。傳曰:卷,好皃。此與《齊風》傳鬈,好皃同。謂卽一字也。《檀弓》。女手卷然。亦謂好皃。

从卪。𢍏聲。

十四部。巨員切。大徐但云居轉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卷舒乃引申字。卷訓區乃雙聲字。

卷、區古雙聲,「拳拳服膺」則當从手。

厀曲也。卷舒是曲之引申義,俗誤用捲,非。卷訓區者係雙聲。

卷舒乃引申義。訓區者係雙聲。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卩,像人跪坐;聲,像雙手將木頭卷曲,兼表音讀。表示人跪坐而膝曲的樣子。戰國文字屈木訛變而近於火形,而篆文改從?聲。?字從廾、釆聲,表示用雙手將飯揉成一團,引申為卷曲,凡從?聲的字也多有卷曲的意思,如拳、豢、眷、帣等字。隸書、楷書又訛變為。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義。

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4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70頁
4說文校箋第382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59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29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18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446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1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4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72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08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022頁【補遺】第17366頁
14通訓定聲第299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72頁【崇文】第3085頁
16說文句讀第1226頁
17章授筆記第377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1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62頁,第7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13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𡘋音眷。《說文》:厀曲也。

又,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又,《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𡘋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又,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又,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又,《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𡘋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又,《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又,《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又,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又,《集韻》:一曰冠武。

又,《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天子卷冕」四字為《禮記・祭義》之文〕

注解

〔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àn、ju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龹、㔾,五行属

〔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 )声。( quǎn )。本义是膝曲。

〔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uàn] ⑴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⑵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⑶ 考试用的纸⑷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 [juǎn] ⑴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⑵ 裹挟带动⑶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

国语辞典

1.古时书籍写在绢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因此通称书籍为“卷”。

手不释卷、开卷有益。

2.指书有分卷的每一单独部分。

卷一、卷二、第一卷、第二卷。

3.可以卷起来的书、画。

经卷、手卷、画卷、山水长卷。

4.公私机构的公事文件。

卷宗、案卷、文卷、调卷。

5.考试测验的题纸。

试卷、考卷。

6.量词。计算字画书籍的单位。

唐•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藏书三万卷。

1.弯曲的。

卷枝、卷云、卷曲。

2.好。

《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汉•毛亨•传:“卷,好貌。”

1.把质地软的物品裹曲。

卷起袖子干活。、把这画卷起来。

2.收藏。

唐•柳宗元〈梓人传〉:“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

卷藏。

1.形状卷曲的东西。

花卷、麻花卷、银丝卷。

2.可产生卷曲效果的器物。

发卷。

3.量词。计算成卷物品的单位。

两卷底片、三卷卫生纸。

两岸词典

1.原指有卷轴的书画;泛指书籍。

卷帙浩繁、手不释卷、开卷有益。

2.书籍的分篇。

卷上、卷一。

3.试卷。

考卷、交白卷。

4.档案文件。

卷宗、案卷。

5.量词。用于计算字画、书籍的篇卷。

读破万卷书。

1.把东西弯转起来。通“捲”。

卷起裤管、卷起铺盖。

2.形状弯转成圆筒形的物品。通“捲”。

蛋卷、麻花卷。

3.可以产生卷曲效果的物品。

发卷。

4.强力卷起或裹住。

卷起巨浪、他被卷入这场纷争中。

5.量词。用于计算成卷的物品。

一卷布、两卷录影带。

6.姓。

◎弯曲的。

卷曲、卷发。

翻译

scroll; curl; make a comeback Rolle, Spule (S)​, aufwirbeln, hinwegfegen, fortreißen (V)​, drehen, rollen, einrollen (V)​, Band, Buchband (S, Lit)​, Buch (S)​, Prüfungsbogen, Prüfungsaufgabe, Prüfungsarbeit, Klausur (S)​, Unterlagen, Akten (S) livre, volume, tome, copie, dossi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