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宋龚颐正※撰。该笔记前有刘董跋文,称龚氏“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自六艺百家诸史之籍无所不读……至于诗论典故,订正事实,辨明音训,评论文体,虽片言只字,必欲推厚,是正俾学者知所依据此,其闲居暇日,有得于一时之诵览者,随而录之,故号曰笔记。”刘董之跋,对龚熙正的学问特点以及这部笔记形成的情况,作了简要的说明。通观《芥隐笔记》,其中论诗部分,确实做到“虽片言只字,必欲推原”。笔记多注意对诗人下字来历和诗人用意、用句出处的考证。笔记例举了王安石的一句诗,认为“荆公诗‘绿搅寒芙出,红争暖树归’妙甚,归字盖用老杜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李白‘寒雪梅中尽,青风柳上归’。意用老杜‘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可作画本。”在这段文字中,龚氏既考证了王安石诗句中“归”字的出处,还指出这句诗句在用意上与杜诗有联系。龚氏的这种论诗方法,对于诗歌欣赏和历代诗人的比较性研究,有积累材料的意义。
除了对诗歌作如上的考证分析外,龚氏在笔记中,也注意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在论述杜甫诗句“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时,说道“余以为见此老容民畜众之度”。就是说,杜诗体现了诗人“以民为本”的博大胸怀。这确实把握住了杜诗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使他这部诗话性质的笔记更添一份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