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友
野人宿在山家少(1),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2)。
本诗选自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高棅《唐诗品汇》卷三一。
王季友(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家贫,隐于洛山中,诵书万卷,后受李勉赏识,荐举任职,历仕华阴尉、虢州录事参军、太子司议郎、监察御史、江西观察副使。大历二年(767)还京,归山终隐。季友有诗才,与杜甫、岑参、元结、钱起等人友善,其诗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今存其诗仅十余首。
于舍人,明皇时人,名字不详。王季友这首题诗,构思奇特,以真景写画,钟惺评曰:“看他字字是真,却字字是画。”(《唐诗归》)诗从真山起笔,山里山家很少。“朝见此山谓山晓”句,形容于舍人的壁画山水景色很明亮。三、四句回应“晓”字,天亮以后,岭上白云应该散去,但是画上云“仍栖”在半壁;天亮以后,湖中鸟应该飞去,但是画上的鸟还在帘前,故云“开帘欲放”。两句暗寓一个“画”字,所谓“字字是画”也。五、六句,描写有人独坐长松下,再三向他招手打招呼,却久久不答,不站起来,这也暗寓一个“画”字。最后二句,用诙谐之笔,点破以上一切景物都是画面具象。这首诗,颇得好评,殷璠特意将它收进《河岳英灵集》,评曰:“甚有新意”。明代高棅也评曰:“甚有清趣”。(《唐诗品汇》)明代周珽甚至以为“至如王季友《观于舍人画壁》,另有一段清奇丰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可见,本诗真是盛唐时代一篇题画佳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