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孤城下,经过泪满襟。
开门絓蠨蛸,井灶莓苔深。
念彼泉下人,凄然杳难寻。
萧条故篱菊,识我平生心。
揽辔向前路,徘徊出寒林。
谁知山阴笛,恻怆犹至今!
王恭
这是缅怀友人之诗。
开章二句,点明诗题,“策马孤城下”一句,言自己骑马至孤城下,既点明“经过”友人故宅,又言明友人故宅在孤城之内,下一“孤”字,与诗题“故”字相接,一开始就给人以凄怆之感。“泪满襟”以形象之笔勾出缅怀友人的悲痛。“策马”,鞭马行进。
“开门絓蟏蛸”二句,写诗人进入友人故宅所见到的一派荒芜景象。打开门就见蜘蛛网挂满墙角窗棂,灶上莓草丛生,井台长满鲜苔。絓(guà),悬绊。蟏蛸(xiāoshāo),长脚蜘蛛,此泛指蛛网。莓,指一种野生莓草,结子如绿豆。整个故宅,阒无一人,荒凉死寂。这里从景物描写渲染了悲怆之情。
“念彼泉下人”二句,以直接抒情之句,抒发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说:想念你呀,我的朋友,我们已是阴阳异路,我凄怆难抑,到那里去寻觅你的踪影。
“萧条故篱菊”二句,诗人在故人宅中寻觅故人的踪影、遗迹,只见那东篱旁的菊花在严霜下萧然开放,立刻想到“识我平生心”。此将菊花比拟成有生命物,认为它是二人友谊的见证,如今友人已去,只有菊花了解他们二人过去深厚的友情,才知道诗人对故人的伤悼之情;菊花傲霜雪,这菊是高洁顽强的象征,代表着二人的品格与操守。
“揽辔向前路”四句,写诗人离开故人宅,在骑马上路时,徘徊间依旧沉浸在伤悼的情感中。此二句化用典故: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交往甚密。后二人被司马昭所杀,向秀经过嵇康的山阴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于是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世于是就将山阴闻笛作为怀念亡友之典。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前八句为一层,写至友人故宅;后四句为一层,写离友人故宅。以萧疏、荒芜之景抒悲怆之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