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


水庙飞沙白月阴,古墩残树浊河深。

金牌痛哭班师地,铁马驱驰报主心。

入夜松杉双鹭宿,有时风雨一龙吟。

经行墨客还词赋,南北凄凉自古今。

李梦阳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西南,因是战国侠义之士朱亥(锥杀晋鄙,解邯郸之围)的故里而得名。南宋绍兴十年(1140),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后,进驻朱仙镇,大宴三军,慷慨陈辞云:“当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不料高宗与秦桧合谋,连下十二道金牌,诏岳飞班师。岳飞回临安后,以莫须有罪名下狱,旋被害死。后人为纪念岳飞,修庙祭祀,作者另写有五律《朱仙镇庙》和《朱仙镇》,都含有感慨岳飞悲剧遭遇的内容,可以参看。本诗虽题《朱仙镇》,主要描写和咏叹对象乃是镇上的岳王庙。诗中深蕴精忠之气与抑塞难平之愤,故被推为“空同七言律第一首”。

首联写岳庙的苍凉环境和谒庙时景象。庙在水岸边,河水浊而且深,庙旁是古墩、残树,说明无人重视,无人管理。瞻仰时偏逢气象突变,白日转阴,风云四合,沙飞尘扬。不是岳王显灵,不说天地吐怨,其中感慨自见。触景生情,颔联引向历史纵深,“铁马驱驰”,岳飞一片“报主”的忠心,可是主子却以金牌班师,命下之际,岳飞愤惋泣下,父老痛哭流涕。“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两句对比强烈,加深了对历史悲剧的伤痛感。颈联又回到眼前的岳庙,白天转到夜晚,“入夜松杉双鹭宿”,更见古庙凄凉。民族英雄庙前香火冷落,作者心中感到不平,但这不平不由自己倾诉,而是借“风雨一龙吟”来表达。这就回应了首联的风沙突起,白日骤阴。前文既写了历史上的悲剧惨遇,又写了祠庙目前凄凉冷落,尾联收束全诗:尽管经过祠庙的文人墨客不断写出词赋缅怀岳飞,倾诉感慨,但“南北凄凉自古今”。南(杭州)北(朱仙镇)两地的岳王庙同样凄凉,且“古今”如此,把时间空间勾连起来,感古慨今,忧国悯时,寄意遥深,发人猛省:历史上的爱国者被冤案害死,明朝的爱国将领遭遇又怎样呢?《明诗归》评云:“此诗绝不填塞事实,只淡淡写意,而武穆精爽之气隐隐往来其间。”由此认为它可与杜甫《蜀相》诗媲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