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原文作者】:杨万里
【鉴赏】:
这首诗写儿童玩冰,形象活脱,天真可爱。小孩子早上起身后,从面盆里发现前日留下的水结成了冰,设法把它“脱”下来,再用彩色丝绳穿上,当作锣一样地敲打,那叮叮当当象玉磬的清脆声,随着孩子们穿过了树林。他们可能玩得兴起,敲打的更加用力了,加上时间一久,冰也要融化,冰忽然掉到地上,发出就象玻璃摔碎时的声响。
这首诗完全切合“稚子”的身份特点,古代儿童没有多少玩具,见到盆冰也就想以此玩乐,他想法使之从盆中“脱”出,设法用丝绳“穿”上,并敲打着到处跑。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写多少小孩子,但从诗中可想见最初“稚子”为一人,到了“穿林”时肯定是他以为想到一个有趣的玩法,又邀了几个小朋友了。冰摔到地上的直接原因没有点明,摔破后他们的神情动作也未描述。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先是推推搡搡,吵吵嚷嚷,而后又是一阵哄叫,一阵埋怨。从中足可体味到稚趣话脱,令人解颐。
这首诗用“脱”、“穿取”、“敲”、“碎”等词,把孩子的幼稚、认真的情态刻划逼真,加上“银钲”、“玉磬”、“玻璃”各物为比,或状其形,或言其声,又都是光洁晶莹之物,十分熨贴自然,给诗也增添了意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