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圣谟


名明徵,一字轸亭。原籍江苏句容,侨居金陵。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一年(1756)岁贡生。明徵极为博学,除对古礼有深湛的研究以外,还擅长金石之学,书法也极佳,曾得到袁枚的赏识,称赞他“博学好古,尤精篆隶之学”。袁枚所藏的两汉金石文字,大都为明徵所赠。当明徵故后,袁枚曾写有挽联:“地下又添高士伴,生前原当古人看。”(《随园诗话》卷一)明徵所著有《轸亭文集》、《花屿轩四六》、《续古堂日钞》、《金石钩元》、《句容县志稿》等。袁枚还将把和敏轩另一友人周榘同视为金陵“二贤”(《幔亭周君墓志铭》,见《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十六》)。樊圣谟与吴敬梓交谊很深,曾于冬日一起绕城数十里,歌吟啸呼,夜夜如是,谓之“暖足”。吴敬梓晚年所作《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就由樊圣谟在乾隆十八年(1753)前后分别用二十三种碑帖字体写录。而这二十三首诗并不见于四卷本《文木山房集》,幸赖明徵的写录才得以保存下来。他和吴敬梓及程廷祚三人还经常在一起研究学术,讨论礼制。即使一时不相晤面,也有书信往还,彼此交换意见,相互切磋。樊圣谟与吴敬梓、程廷祚等人还倡议修复了先贤祠。据金和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作的迟衡山即以樊明徵为原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