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唱文学的形式。这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样式。说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宫词。原先局限在一个宫调内,后来有人逐渐吸收了唐宋词、唐宋大曲、宋初缠令和流行俗曲,组成套曲。这样一来,以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这些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编,加上说白,来说唱长篇故事,所以称为诸宫调。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耐得翁《都城纪胜》、吴自牧《梦粱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说,诸宫调是北宋时期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其实,他是最早说唱诸宫调的著名艺人,认为这种形式是他所创是不恰当的。诸宫调产生在北方,但随着宋廷南渡,也传到了南方,于是就有了南北诸宫调之分。据研究,北诸宫调以琵琶和筝伴奏,南诸宫调以笛伴奏。今传《董解元西厢记》(又称《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刘知远》和《天宝遗事》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