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衣服。《周南·葛覃》三章:“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毛《传》:“污,烦也。”郑《笺》:“澣,谓濯之耳。”《韩诗》:“薄,辞也。”朱熹《集传》:“污,烦撋之以去其污,犹治乱而曰乱也。”姚际恒《诗经通论》:“私,袒服;衣,蒙服。”蒙服,即罩衣。《邶风·柏舟》五章:“心之忧矣,如匪澣衣。”毛《传》:“如衣之不澣矣。”郑《笺》:“衣之不澣,则愦辱无照察。”王先谦《集疏》:“衣久著不澣,则体为不适。”《秦风·无衣》二章:“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泽”通“”,袍类。②用如动词,穿衣。《卫风·硕人》一章:“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毛《传》:“颀,长貌;锦,文衣也。”郑《笺》:“硕,大也。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颀颀然,褧(jiǒng),禅也。今衣锦者,在途之所服也。尚之以禅衣,为其文之大者。”褧衣,麻衣,罩在外面,可以看见在内之衣。《小雅·斯干》九章:“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传》:“裼,褓也。瓦,纺砖也。”纺砖,纺线的瓦棰。朱熹《集传》:“衣之以褓,即其用而无加也。弄之以瓦,习其所有事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