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文作者】:张继
【鉴赏】:
苏州城西有一个名叫枫桥的地方,唐朝时到苏州来的船只都停泊在这里。附近有枫树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古庙寒山寺。有一年秋天,唐代诗人张继行旅江南,路过枫桥,便在这里停船过夜。
岁晚秋深,孤舟长夜,诗人不堪寂静冷落,一种飘泊他乡的愁思使他睡不安眠。夜深了,他向舱外的夜空望去,但见: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西下,夜已很深,栖宿在树上的乌鸦声声啼叫,阵阵寒气袭人,满天霜色在月光辉映下呈现一派迷蒙的白色。
诗人再把视线移向岸边,那景色是:“江枫渔火对愁眠。”小桥、流水、人家,都笼罩在黑暗中,只有水面上那里星点点的渔船灯火和江边影影绰绰透出红色的枫树林,沉默地对着船上忧愁失眠的人。
诗人正沉浸在夜的幽静、清寥之中,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迷惘,这时忽然传来了阵阵午夜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铿然钟声,在静谧的夜空中飘荡,一声声一下下,仿佛是敲击在诗人的心坎上,给愁思中的诗人凭添一层愁绪。
这首诗通篇都是描写客船夜泊的景色,简直是一幅色彩优美、柔和的风景画,通篇贯串着“愁眠”二字,一切景物都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写景也就是写情了。
寒山寺的钟声是诗中最精彩的一笔,有了这一笔,诗的境界完全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容易为人忽略过去却很富有诗意的生活细节,给人以真切的美感,如能抓住它,就能落笔成诗。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就是日常生活中并不经意的生活细节,它给“愁眠”的旅人以一种特殊的感受,它把枫桥之夜深沉、清寥、优美的境界全部集中显示出来了。学习写诗的人,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富有诗意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