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韶光画不成,寻春步屟可怜生。
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
王士禛
扬州虽不在江南,却是历来文人墨客们魂牵梦绕的绝佳之地,千百年来,不知留下了多少脍灸人口的诗词名篇。王士祯《冶春绝句》组诗,吟咏的就是扬州春日风光的旖旎之景。
在组诗的前几首中,东风、桃花、画船、人影均一一展现,已经交织出一幅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的春景画图,诗人似乎至此已难以为继了。然而他由实转虚,以“三月韶光画不成”起笔,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于这长达二十首的组诗之了然于胸的、娴熟的驾驭能力。此刻显现于诗人笔端的,已不是他与诗友欢聚酒楼之际的窗前之景了,“寻春步屟可怜生”,与友人们踏青郊外,领略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去也。上句中的“韶光”,“韶”为美好的意思,这里指美好的时光或春光。屟,鞋;“步屟”,步行、漫步的意思。可怜生,可爱,“生”字为词尾,无实际意义。昔日杜甫曾有“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瓣”(《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的雅兴,而诗人则步其后尘,悠然自得,漫步于充满生机的无边春色之中。
春光如此地美好,景色又是如此这般地令人陶醉,然而这珍贵易逝的光阴却容易使人勾起历史的记忆。当年隋炀帝为了观赏扬州的琼花,不惜大兴土木,在扬子津修建了豪华的江都行宫。如今,昔日的皇宫早已消失在一片片“青芜”之中,只有那运河大堤上的垂杨,依依低头,仿佛还在思恋、追忆着当年的繁华与盛况。诗人在踏着“步屟”走进青芜的时刻,也仿佛走进了历史:“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句交织着诗人深厚、复杂的思想情感,他热爱这片风景如画的热土,热爱中国的大好河山,但现在这片土地确是被异族统治着。身为清廷官吏的他当然不会,也不敢较明确地道出这层意思,不过他以间接批评隋炀帝的昏庸、荒唐的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某种历史发展的观念。作者主要生活于清初由“乱世”步入“盛世”的过渡时期,此时距明清易代还不太远,人民的家国之感慨还比较浓厚,而统治者也还不能完全禁止,所以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说及其诗作既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又能博得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本诗在创作上实践了作者朦胧含蓄、言外余情却又难以捉摸、无法指实的诗歌创作主张,取景状物莫不兴到天成、开阖有致,意境悠远,达到了自然入妙、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功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