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说过,干支纪法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它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纪日、纪时。当然,纪年可用于人名,纪月、纪日、纪时也完全可以用于人名。但是,由于纪月、纪日的方法较为繁杂,一般人们都不用这些方法来为人命名。但是,从古到今,却有很多人用干支纪时来为孩子命名。
用干支纪时给孩子命名,实际上是以孩子出生的瞬间的干支纪时来作为孩子的名字。
为了正确使用这种方法,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时法。
从前,人们对时间的概念仅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时间记录的要求也越来越细,于是,我国古人发明的干支纪时法便应运而生。这种纪时法把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的名字来称呼创门。后来,西方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引进后,我国原用的日分十二辰的办法,与二十四小时的记时方法对应起来,就是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并且规定:
以23时。分到次日1时0分为子时,以1时0分到3时0分为丑时,其余类推。每个时辰的2小时又有“初”、“正”之分,辰的前一个小时称为初,辰的后一个小时称为正。例如,23时,叫做“子初”,上午。时就叫做“子正”;11时叫做“午初”,12时便叫做 “午正”等等。另外,每辰2小时,古人又分为8刻,即每小时有四刻,一天共有九十六刻。这样便使中西两种记时法相互配合。例如,2时43分用地支来记时,就是丑时正二刻十三分。
而将辰的地支,再配以天干,就得到干支纪时法。它也是用干支相配的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地记录辰序,突出了某日某时。
由于我们为孩子起名的时候,强调的是婴儿降生的时间,所以,我们仅用干支纪时法中的十二地支法。
为方便读者查阅,我们将十二地支的记时方法与现代二十四小时的记时方法,一一对照,列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辰 已午 未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5 7 9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10 12 14 16 18 20 22
凌晨0时生的孩子,取名“子正”,凌晨2时降生的婴儿,便可取名“丑正”,其他余此类推,可取名子初、丑初、寅初、卯初、辰初、巳初、午初、未初、申初、酉初、戌初、亥初;子正、丑正、寅正、卯正、辰正、巳正、午正、未正、申正、酉正、戌正、亥正。
当然,我们说的出生的瞬间,不过是与年、月、日相比而已,并非要精确到分、秒,只要知道它是属于哪个时辰范围之内便可以了。例如,王某出生于23时05分,便可取名为“子初”,当然不必称“子初零五分”了。
例如:
著名的相声演员侯宝林的乳名叫“小酉儿”。是因为他出生于农历十月十五日酉时,即17^'19时之间,又因北京人习惯用儿化韵,前冠 “小”字,后加“儿”字,便被家人称作“小酉儿”。
著名文学家邓拓的乳名叫旭初,是因为他生于清晨之时。
文学史家杨公骥于1921年1月16日午时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祖父为其取名为正午。
陈郁是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父亲因他出生在辰时(上午7-9时),便给他取了个“旭”字;祖母认为孩子一出生时便满屋金光,可见将来是个兴家立业的人,便又在“旭”字后面加个“贵”字,合在一起便是“旭贵”,这便是陈郁同志的初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